下载中心 English
华东理工大学龚岩、南京师范大学王运军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 点击次数:次 日期:2024-05-15 ]

5月9日下午,应我院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龚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运军在教五楼50217分别以“炉内火焰检测技术”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为题为“水杉”学术讲堂作学术报告。

龚岩副教授的报告首先指出由于气流床气化炉在高温下运行,可能存在不正常工况进而影响气化炉喷嘴和耐火衬里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因此,研究炉内火焰特征及温度分布,对温度的监控、防止气化炉等设备的局部温度偏高以及燃烧状态的判断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龚岩副教授还着重介绍了炉内火焰检测硬件以及炉内火焰检测方法和应用。

王运军副教授在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储备和利用现状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燃煤发电的利用效率来改善能源紧张的情况及缓解“碳减排”的压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目前较容易规模化的燃煤发电技术。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机组的循环效率是目前王运军副教授团队研发的重点,提出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二次再热的引入是尽可能提高机组循环效率的方式。

两位老师的讲解内容丰富,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在分享结束后,学院师生们就炉内火焰检测技术的发展及高效超超临界锅炉等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简介:龚岩为华东理工大学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气流床煤气化方向的炉内可视化及气化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及开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研发专项课题以及企业横向项目等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王运军为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持或主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项目、山西省发改委项目、江苏省高校基金等项目。主持或参与设计300MW、600MW、1000MW国家重大燃煤机组十余项。

(供稿、图片:卫俊涛;审核:邹沐,蔡志敏,孟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