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English
教育教学丨生物质能源与膜反应科学交叉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 点击次数:次 日期:2023-11-04 ]

2023年11月1日下午,生物质能源与膜反应科学交叉学术论坛在图书馆8B116报告厅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同主办。

论坛邀请大连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李新勇,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刘少敏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公平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周巧巧副教授,英国阿斯顿大学吴振涛副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朝阳教授、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姚建峰教授等十余名教师出席了此次论坛,材料学院四十余名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学习交流。论坛由张书副院长和丁宽副教授主持。

徐朝阳院长在致辞中介绍,南京林业大学历史悠久,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原林业部属三所重点林业院校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建设的林业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最后,徐院长对莅临论坛嘉宾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与会专家充分交流前沿成果,碰撞学术火花,携手推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李新勇教授从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角度,围绕“Rational Design of Spinel Derived Nanocomposites towards Environmental and Energetic Application”主题,详细介绍了尖晶石基纳米材料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修复应用中的作用机理和优缺点等,以及课题组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取得的进展。

天津工业大学刘少敏教授主要从事无机膜材料与膜组件的研发、膜反应器分离与传质过程机理、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纳米光(压电)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氢气和氧气的制备以及分离应用等技术的基础研究。此次报告中,刘教授重点介绍了陶瓷透氧膜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就膜技术和生物质高附加值利用过程中相关耦合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设想。

南京工业大学刘公平教授主要从事膜分离方向研究,聚焦新型亚纳米孔道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分子尺度分离应用。面向不同分离体系和应用需求,刘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混合基质膜的可控制备及定向调控,从薄膜厚度、传质通道等几个关键角度,为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并分享了课题组近年来在《Nature》《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周巧巧副教授围绕生物质制糖醛、合成气催化加氢等研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生物质化学转化制醇燃料短流程创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英国阿斯顿大学吴振涛副教授主要从事膜材料、功能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加工和应用研究,面向低碳气体分离和使用先进的膜技术合成环境友好型化学品,用于解决能源和环境方面的新挑战。此次报告围绕“Micro-Structured Ceramic Membranes for Membrane Reactor Applications”主题,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陶瓷膜反应器的设计,以及用于生物质热解气高附加值催化转化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书教授围绕生物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不可忽略的Volatile-Char相互作用,以“Volatile-Char Interactions during Biomass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为题作了精彩报告,为生物质的定向热转化以及高附加值利用,从基础研究角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和研究生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度的交流。此次交叉学术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材料、化工和能源等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为膜过程强化的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也将促进和提升各位专家学者今后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生物质能源研究与膜反应科学的发展。

(供稿:常悦,石磊;图片:王艺凡,孙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