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English
【南林报】学生的良师益友——记木工院教师田玉兰 [ 点击次数:次 日期:2013-03-19 ]

——记木工院教师田玉兰

记者第一次看到木工院老师时,她正在帮同学们检查课程设计的论文。她一字一句看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叮嘱学生这边应该怎么写,那边需要怎么改。当她发现有个同学课程设计作业没有交来时,十分焦急地告诉身旁的同学:“无论怎样,让那位同学过来找我,我要亲自把关。” 平易近人的老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老师本科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河海大学。而今,又在南林任教。她说:“我选择了南林,就要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好。”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在教学中,老师兢兢业业,可谓硕果累累。20099月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1011月获得多媒体授课比赛三等奖;20115月获得“校教学成果奖”……师一直教授的是空气调节、制冷原理设备、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物空气调节这四门专业课程,同时还有学生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这些她都得操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是很感兴趣,而这些知识关系着他们将来的就业。经过观察思考,她觉得学生不是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而是对枯燥的书本知识缺乏学习热情。因此,老师在上课时特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这样的教学使得她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本专业的学生,老师有时还会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先前对数学、物理方面的知识学得不够扎实,这样一来,跟他们讲课就得由浅入深,慢慢剖析,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使得她当仁不让地获得2012年“教学质量一等奖”。

谈及田老师,学生们告诉记者:“老师和我们关系非常好,就像朋友一样,学生无论有什么事,她都会很关心。”以前班上有一名高同学,家境不是很好,就在大四上学期末,其在北京打工的父亲意外去世了,他的精神上受到巨大的打击。老师清楚地记得高同学穿着大棉袄,心情悲痛地拉着行李回家的背影。开学后,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高同学谈心,希望他努力学习,不要有太多得心理负担,生活学习上有困难老师会帮助他的。高同学是个很要强的人,他谢绝了老师给予的帮助,在学校的报亭勤工俭学,解决学习生活的费用。05031班的蔡同学也是老师印象深刻的一个,蔡同学考研复习期间,由于压力较大,曾有放弃考研的念头,老师不断鼓励他,在专业学习上给他帮助,最终该学生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蔡同学读研期间,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本应由学校承担一些的,由于他有一门科目没发挥好失去了这个资格。经过反复考虑,蔡同学找到老师,老师二话没说给他打了5000块钱,使得他顺利完成学业。蔡同学最终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老师由衷地为他高兴。今年3月份,蔡同学给老师发了短信,还清了她当年资助的钱。校庆期间,他专程来南林拜访了老师。

2004年开始,老师担任了班主任职务。尽管平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占去了大量时间,但她仍坚持每周跟同学们见面两到三次。她有时还会去逛逛学生们的宿舍,当她看到有的同学在打游戏,有的同学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时,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会当场指出来。她说:“大学生都是好面子的,你在宿舍说他,他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不会起到作用。但是你私下里叫他来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跟他讲,他便会觉得很有道理,自觉地改正了。”正因为老师关爱学生,教学有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她带的06431班学生中,9个考研中有8个考上了211院校。

                 (学生记者 茆传捷 陈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