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卫研究员为学院师生做学术讲座
2019年10月23日上午,受校科技处委托,我院复合材料系何水剑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卫研究员,于院学术报告厅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 “纳米界面电催化和电分析”的学术讲座。本次报告由周晓燕教授主持并致辞欢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院系师生一同参与了本次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陈卫研究员从能源与环境的话题说起,强调了绿色清洁能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陈卫研究员接着向师生们简要介绍了电化学能源的发展历史,指出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是减少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后,陈卫研究员为师生们介绍了燃料电池核心要素—催化剂的研究历史。结合本课题组在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电催化和电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基础,陈卫研究员为在场的师生准备了一场研究前沿、内容充实、富有启发性的学术盛宴。最后,陈卫研究员总结了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发展现状,鼓励在场的师生参与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师生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并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家简介:陈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陈卫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电催化、电分析、气体传感、能量存储等方向的应用研究,在Chem. Rev.,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Anal. Chem., ACS Catal.等SCI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40余篇,他引9000余次,H指数为55。陈卫研究员曾主编英文书籍一部(RSC),编写英文章节10章,入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2017-2018连续两年入选RSC中国高被引作者,2018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跨学科领域)。陈卫研究员曾先后获得“中国电化学青年奖”,“中国科学院大学-BHPB导师科研奖”,“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学通报》最具贡献作者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担任Scientific Reports (IF: 4.122)、Molecules (IF: 3.098)、Heliyon (Elsevier) 等期刊编委。
(供稿人:何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