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English
红帆引绿链·智绘立德树人新篇章——材料学院联合甘垛镇开展2025年植树节主题党建活动 [ 点击次数:次 日期:2025-03-14 ]

2025年3月12日 在第47个植树节之际,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与高邮市甘垛镇党委联合举办“红帆引绿链·智绘新甘垛”校地党建共建系列活动。活动以“红色基因传承+绿色产业振兴”为主线,通过战略联盟签约、红色教育实践、产学研融合研讨及“党建林”共建等环节,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校地协同发展新模式。南京林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中亮,高邮市委常委王怀忠、高邮市监局局长沈国俊、高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志国,甘垛镇党委书记戴小斌,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孟国忠、副书记蔡志敏、材料院各系党支部书记等校地领导及师生代表、企业代表参与活动。

       培土育林:在绿水青山间厚植时代新人生态担当

在风景秀丽的甘垛镇新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学院党委与高邮市甘垛镇党委携手合作,共同栽植了寓意深远的“红色传承林”。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植树造林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教育实践,一次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这片党建林不仅承载着对“十年树木”的生态承诺,更寄托了对于“百年树人”的育人愿景。

每一棵树的栽种,都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每一滴汗水的挥洒,都是对年轻一代生态意识的培育。在这里,学院师生与甘垛镇领导一起亲手培土、浇灌,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从而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的责任与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铸魂溯源:于红色热土上熔铸材料学子精神底色

在三垛河口伏击战纪念地,一片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与民族记忆的土地上,校地共建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这不仅标志着一段光辉历史的再现,更是一次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学习、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材料学子在红色热土上熔铸精神底色,将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心。

材料学子齐玲慧以沉浸式党课的形式,深情再现了甘垛抗日英烈的事迹。她以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的故事,一一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这场党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同学们在感动中铭记历史,在铭记中传承精神。

博士代表刘筱涵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澄阳中学学生的联袂演绎,更是将红色精神与绿色使命交织传唱。他们改编的民歌《乡村振兴追梦人》,既保留了传统民歌的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主题巧妙结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让同学们在歌声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在旋律中体会到绿色发展的责任。

这种形式的教育实践,让在场的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历史,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更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链动未来:以党建联盟构筑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校地双方签署《材籽同心·红色传承林共建协议》与《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刘中亮、王怀忠为校地联盟工作室、林韵甘歌·大学生非遗传承实践基地揭牌,蔡志敏、李志国为“红帆青苗先锋队”和“绿链硕博服务团”授旗,标志着产学研服务与青年人才培养的深度衔接。

孟国忠书记指出,学院将依托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聚焦竹木加工全产业链创新,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田间地头”转化,同时将甘垛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红绿交融”的实践育人生态。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包装材料研发、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研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

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校地合作,也为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通过党建引领,学院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供稿:徐晔晗 审核:杨泽宇 蔡志敏 孟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