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王希,女,汉族, 1994年7月生,中国共青团员,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包装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林工81级奖学金,“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二、个人事迹
让青春在公益中闪光
“希希是个小太阳,浑身充满正能量。”这是周围同学对我的评价,我一直非常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所以我总想自己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可是又觉得自己很渺小,什么都做不了。当我看了《死亡爬行》,主人公被蒙上眼罩走完了一个足球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教练喊了13次对了、15次加油、23次别放弃、33次不要停、48次继续……当时我就被震撼了,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下,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强大。
青春洋溢,致力公益
大一时,我鼓起勇气报名中国扶贫基金会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善行100”。第一次,我清楚记得是在鼓楼邮局募捐。当时我智齿发炎导致半边脸肿得像个包子,几乎讲不出话来。可是当我穿上志愿者统一的服装,手里拿着印有山区小朋友收到爱心包裹的小卡片时,心里就涌上一股莫名的动力,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向路人介绍“善行100”爱心活动时比较迷茫。看到路人就匆忙上去介绍,很多人都以赶时间为由回绝了。慢慢地心里开始有了谱,主要针对那些比较年轻的、出来逛街的和玩手机的人群,他们走路的步伐相对平缓,没有那么急促。面对不同的人群,适时地转变说话方式、语音语调。微笑,是打破人与人界限的重要法宝,在介绍时我会先表明立场:“您好,打扰您一下,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正在搞一个活动叫——短信月捐,参加我们的活动就是简单发个短信,在您的话费中扣除10元用来捐款。对您来说10元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山区小朋友来说意义真的不一样。据统计,现在捐款主要还是来自个人,大企业虽然捐的多但是相对比例还是很少,您可以上网查询我们这个活动是完全正规的。而且,现在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希望大家都出一份力,给山区的小朋友买些礼物,您看这些卡片背面就是小朋友们之前收到爱心包裹时开心的照片!”有些人会拿出手机发短信,然而很多人都会怀疑活动的真实性,这时我会拿出学生证向他们证明我们的活动不属于推销,每一笔捐款都有记录,并请他们微信扫描关注该活动的动向。
第一天,整整一个上午,我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一直忙着向路人介绍活动。经过努力,最后成功劝募11位路人。为此,我很开心也很震撼。在这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有这么多人因为我的几句话而相信我并且马上捐款,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之后几次就越来越有信心,虽然也被拒绝了很多次,比如有些人说赶时间,有些人误认为我们是做传销的,甚至有些人说现在慈善都是洗黑钱的,还说我们大学生都不务正业出来瞎折腾……当时觉得特别委屈,可是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样的小事,那又何来慈善?这一点也许不算什么,可是积少成多,每一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将之宣传好,那么最终受益的将是那些山区的小朋友们。
此次公益活动,我一共志愿服务54小时,筹集善款6750元,被授予“五星级善行100志愿者”称号。我很珍惜也很感恩这次经历,它让我不再怯于与陌生人交流,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大学期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青协举办的“爱心早餐”——为环保工人们送热腾腾的早饭,水杉高级班携手《南京日报》举办的“武定门公园志愿活动”等。
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曾经很多人问我,你参加这么多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我想说,“不!”参加公益活动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让我明白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经常组织班级同学一起上自习,多次举办“答疑解惑”活动,提高班级同学的学习热情。
我很喜欢待在图书馆,做作业或者看看书,哪怕只是静静的呆着,看到大家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奋笔疾书的样子,都会给予我很大的动力。我曾经在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写过一篇名为《我心目中的图书馆》的文章,并获得一等奖。图书馆对于我而言,就像是第二个宿舍,每天7:45的开馆铃声开启我充实的一天。
学习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大二时我意识到实践在材料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性,在徐长妍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主持人申请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石墨烯导电油墨及其导电机理研究”。暑假期间,我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实验室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富有魅力,一些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其实是由无数的小环节环环相扣而成的。比方说简单的溶液密度测量,我却来回做了3次才得到准确的结果。第一次测时,我用蒸馏水洗完烧杯未烘干就直接称重,导致烧杯净重偏大溶液密度小。第二次测时,我直接将溶液倒入烧杯未搅拌,忽略了溶液沉淀导致溶液烘干后质量偏轻。科学实验的每一步都必须特别精确,虽然实验中光一个步骤就重复3次花了好几天时间,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我对科研越来越感兴趣,如今我也成功保研,将继续在徐老师门下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
作为南林的一名学子,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机会与平台,也一直努力以自己的行动报答母校,回报社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加倍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师长点评
王希同学是一位乐观、踏实的女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热情,善于专研,成绩优异。作为学生干部,积极开展学生工作,责任心强。课余时间,还热衷投身公益和志愿者活动,对生活充满感恩,相信她未来能创造更多的辉煌。(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徐长妍)